蔡瑁
蔡瑁(生卒年不详),字德珪,襄阳蔡州(今湖北襄阳)人。东汉末年荆州名族,蔡讽之子,姑母(蔡讽之姐)是太尉张温之妻,长姐与二姐先后嫁给黄承彦与刘表成为继室。初平元年(190年),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,当时江南宗贼兴盛,蔡瑁协助刘表平定荆州,仕奉刘表期间,历任江夏、南郡、章陵等诸郡太守,刘表获得汉廷封赐镇南将军时担任其军师。刘表病亡后,拥护刘琮继位,在公元208年曹操挥军入荆州时,与蒯越共同迫刘琮降伏曹操,尔后仕入曹操麾下,历任从事中郎、司马、长水校尉,封爵为汉阳亭侯。

汉末,蔡氏诸家最为鼎盛。瑁父蔡讽之妹嫁与东汉太尉张温;讽长女为黄承彦之妻;小女为刘表后妻,皆蔡瑁之妹。蔡瓒,字茂珪,为郿相,蔡琰,字文珪,为巴郡太守,皆蔡瑁之同堂。

蔡瑁,字德珪。襄阳蔡州(今襄樊市襄城东南老营)人。汉末襄阳大族。有田园四五十处,婢妾数百人。其父蔡讽,其姑母为太尉张温妻,其大姐乃襄阳名士黄承彦妻(诸葛亮岳母),小姐为荆州牧刘表续妻。瑁被刘表任命为南郡竟

陵太守、镇南大将军军师。东汉中平六年(公元189),他和蒯良、蒯越辅佐刘表收回了零()、桂()诸郡。

他助刘琮毁刘琦,为时人所鄙。刘表有两子,长子刘琦长得很像刘表,表开初爱刘琦。少子刘琮娶刘表后妻蔡氏侄女为妻。蔡瑁及外甥张允得到刘表的宠信,对刘琮之小善必加宣扬,虽有大过必加遮掩。蔡氏称刘琮之美于内,蔡瑁赞刘琮之德于外。这样一来,刘表逐渐地爱刘琮而厌恶刘琦。刘琦不得已,听取了诸葛亮之计,外出为江夏(今武昌)太守。蔡瑁、张允更是编造刘琦的过失,使刘琦有美而不得显,有过而不能掩,终使刘表下决心废刘琦而立刘琮为嗣。刘表患病,刘琦回襄阳探视,竟被蔡瑁等人拒之门外,使父子不能相见。刘表卒,刘琮嗣位,以侯印给刘琦,琦甚怒,借口赴丧,欲讨蔡瑁。时曹操已兵临襄阳,刘琮举荆州投降曹操,刘琦遂返回江夏。

曹操夺取荆州后到襄阳,亲访蔡瑁,入其私室,呼见其妻子,说和蔡瑁是故交,并曾共见过梁孟星。今日再相见,实乃幸会。并任命蔡瑁为从事中郎、司马长水校尉,封汉阳亭侯。

曹操误信蒋干之言,中了周瑜的离间计,将蔡瑁斩杀。

蔡瑁-历史年表蔡瑁《襄阳耆旧记》载:蔡瑁,字德珪,襄阳人,性格等骄豪自喜。少为曹操所亲。刘琮败降后,曹操顾访瑁宅,入蔡瑁私室,呼见其妻儿,并谓蔡瑁道:「德珪,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,孟星不见人时否?闻今在此,那的面目见卿耶!」是时,蔡瑁家在蔡洲上,其屋宇甚华丽,四墙皆以青石结角。家中婢妾数百人,别业四五十处。汉末,蔡氏诸家最为鼎盛。瑁父蔡讽之妹嫁与东汉太尉张温;讽长女为黄承彦之妻;小女为刘表后妻,皆蔡瑁之妹。蔡瓒,字茂珪,为郿相,蔡琰,字文珪,为巴郡太守,皆蔡瑁之同堂。

刘表次子刘琮娶表后妻蔡氏之侄女为妻,蔡氏因此爱刘琮而恶刘琦,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。刘表宠耽后妻,每每信而受之。刘表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同样得宠于刘表,亦与刘琮相睦。刘表及蔡氏欲以刘琮为后,而蔡瑁、张允则为其党羽。

【公元190年】东汉献帝初平元年

司马彪《战略》载:刘表初在荆州之时,与延中庐县人蒯良、蒯越、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。

【公元208年】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

刘表部将江夏太守黄祖为孙权所杀,刘琦求代其任。及至刘表病重,刘琦归看父疾,素秉慈孝,蔡瑁、张允等人恐刘琦入见后父子相感,竟有托后之意,乃阻遏刘琦于门户之外,使不得见。刘琦无奈,只能流涕而去,众人闻而感伤。蔡瑁等便以刘琮为嗣,并降曹操。被用为从事中郎,司马长水校尉,封汉阳亭侯。

蔡瑁-演义中荆襄的猛将蔡瑁众所周知,蔡瑁是刘表家小蔡氏之弟,因此比较普遍的想法是蔡瑁是靠裙带关系才登上荆襄都督之位的,其实不然.在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回中,蔡瑁就已提及,说刘表占据荆州,手下有谁谁谁,其中有一句襄阳人蔡瑁为辅因此,蔡瑁是刘表旧臣,而并非是靠蔡氏才在刘表手下谋一官半职的.

蔡瑁正式出场,有自己的台词是在三十一回,玄德荆州依刘表,蔡瑁说:”刘备先从吕布,后事曹操,近投袁绍,皆不可克终。”这句话有两种意思,一是刘备为人不忠,几易其主,不能收留他。二是刘备有野心,不会寄人篱下,不能与之共事。第二点非常有见地,刘备是一世的枭雄,有远大的抱负,确实不会寄人篱下。但是刘表没听从蔡瑁的劝戒,收留了刘备,并且称兄道弟。

刘备在荆州时蔡瑁几次要杀刘备。第一次,火烧馆驿,刘备得信后走了。蔡瑁一行冲到时没人了。于是蔡瑁又生一计,在墙上题下反诗:

数年徒受困

空对旧山川

龙岂池中物

乘雷欲上天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蔡瑁的才智,他看见刘备远走,悔恨无及,乃写诗一首于壁间。时间非常短,就作诗一首,可以见得此人并非胸无点墨。

在之后的一次谋杀刘备的行动中,蔡瑁的安排非常的缜密.请刘备喝酒,在席间动手,这个手法由于鸿门宴家喻户晓。因此无论设宴的还是赴宴的都有充分的准备.刘备带上了赵云,而蔡瑁安排了王威和文聘两个襄阳一流的武将,在外间席上看住赵云。而同一手法周瑜也用过,临江会设计害刘备,非但没有吸取蔡瑁的教训,连关二哥也没看到,被关羽劫持为人质,全无上将保护,倘若太史慈站在周瑜身边的话,动起手来恐怕结果又不一样了。因此在这一点上,蔡瑁的安排比周郎要缜密。当然,后来发生了离奇的飞马越檀溪事件,刘备转危为安。

从两次谋害刘备可以看出,蔡瑁还是有相当的水平,当然,我是抛开出发点,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讨论一番。

后来蔡瑁投降曹操,赤壁之战封为水军都督,这时就可以看出,蔡瑁在领兵作战方面,也有相当的可取之处,尤其是水军。不然以曹操的智慧,是决不会让草包来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的。如果说是北方人不识水性,只好让蔡瑁这个荆州降将来操练水军的话,荆州还有一个强人,就是上面提到的文聘文聘久居荆襄,在刘表手下,操练水军的能力不容质疑,文聘在襄阳城下大战魏延,有目共睹.并且文聘人品相当好,在长坂坡刘备的一句话就让刘备走了,很讲交情。而曹操喜欢的正是这种类型的战将,(具体参照张辽的经历可知)为什么曹操不用文聘呢?那只有说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

赤壁之战周郎费尽心思想杀的人,除了诸葛亮,就是蔡瑁(张允由于每次都以蔡瑁的副手出现,不加以考虑)群英会那么大的排场,不惜让蒋干看到江东军营的情形,就是为了消去蔡瑁这个心头之患。权衡下来,杀掉蔡瑁利大于弊,可见蔡瑁的能力,连周郎都不能轻视。

从蔡瑁做荆州都督的几年来看,国富民安,荆州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,而且曹操孙权都不能夺取荆州,倘若蔡瑁是草包一个,哪怕平庸一点。就算曹操袁绍打得腾不出手.江东周朗是吃素的?周朗的天下二分第一步就要夺下荆州这个钱粮重地,军事要地。

综上所述,蔡瑁此人有一定见地,文才,带兵作战能力强,水军尤甚。

蔡瑁-看一真在《赤壁》中如何扮演蔡帽蔡瑁在吴宇森导演的电影《赤壁》中扮演蔡帽的是演员一真,他在片中的造型被网友们评为气势堪比加勒比海盗。一真对蔡瑁的评价是:一个悲剧式的英雄,虽然不是大忠大勇之人,但也绝非庸才,而导演吴宇森更是对蔡瑁这一人物十分重视,在服装化装上力求突出水军的特色。蔡瑁投曹操的拍摄本来定在涿州,为了追求画面的完美,拍摄地点特意又移师到易水拍摄基地进行拍摄,足见导演吴宇森的重视程度。而对于蔡瑁人物的造型,在前期试装的时候,一真竟一连试装三次,吴宇森一直在和化装师就蔡瑁的造型不断沟通。

对于服装造型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谨的吴宇森导演,曾对一真这样说:在三国中也许蔡瑁不是个非常有份量的人物,但是在水战为主的赤壁中,蔡瑁却举足轻重,蔡瑁的命运改变了赤壁之战的成败。于是在赤壁中蔡瑁便有了一身在所有近千副盔甲中最重的一副,并且在造型上也比陆军的铠甲要华丽的多。

在拍摄蔡瑁投曹操的重场戏时,为了表现水军的强大和突出蔡瑁的气势,吴宇森更是把气势做到最足,调集了最大限度的船只和军队,足足拍摄了一天。而这所有的努力,在镜头前的展现,也不过一分钟的功夫。

一真曾在引起热议的历史剧《秦始皇》中扮演嫪毐,也曾在《雄关遗梦》、《关西无极刀》《大祠堂》等历史剧中有过出色表演。去年票房颇佳,并且受到年轻人青睐的电影《天下第二》中,他扮演的关东大侠让人见识了他冷幽默的绝佳演技;在前一阵电视上热播的《磨坊女人》中,一真扮演的伍老大又展现了他铁汉柔情的一面。此次加盟《赤壁》,对他来讲是一次难忘的拍摄经历,他赞叹道:“吴宇森导演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我!”

蔡瑁-网友对其评价现代的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参考历史资料和小说,但可以有自己的见解,下面是一位名为碧血苍狼的网友对蔡帽的评价,很有见地。

蔡瑁是高才名将,根本没有被曹操杀掉,大概老罗不喜欢他和大耳朵作对,给他安排了个冤死的下场。蔡瑁是荆州名士,自小必然受过良好的各项教育,后来做了其姐夫刘表的得力助手,十余年间,为荆州的稳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,又能认清形势,劝其主归顺了曹操,其人绝不是个庸才。